您好,欢迎光临起航国际物流集团!

首页 >物流资讯 > 拉美资讯

中国企业凭什么扎根拉美:不是自家排放的污水也要建厂处理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1-08

站在世界著名的巴拿马运河的观景台上,对面是一幢白色的房子,那是有百年历史的运河管理局。每天数百艘货轮从它前面的运河中缓缓而过,其中很多都挂着五星红旗。


尽管走过50多个国家,但始终忘不了3年前在巴拿马看到的这个场景。在我看来,这里应该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在拉美地区,中企凭借着软实力扎下了根。


美国媒体的“脱敏”


中国没派一兵一卒,就让五星红旗在“美国后院”飘扬了起来。中企的影响首先是靠“硬实力”获取的,“硬实力”最终又转换成了软实力。


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然而仅十多年前,李嘉诚投资巴拿马运河码头时,却遭受来自美国的阻力。美国国会议员危言耸听地说:“中国要控制‘美国后院’了!”李嘉诚回应:“我连一支手枪都没有,拿什么控制?”


巴拿马运河,是“美国后院”的大门,还有人说那是美国的“脖子”。美国人管了80年。


到了2014年,我去中港湾的工地采访。就在巴拿马运河通往加勒比海的出海口,中港湾正在为台湾的长荣公司修建一座码头。行前查了一下美国媒体的报道,几乎为零——再也没有哪家美国媒体那么敏感了,中国企业在“美国后院”的存在与发展已经是常态。


今年6月26日,扩建后的巴拿马运河启用,“中远海运巴拿马”号成为通过这里的第一艘货轮。那些在巴拿马运河进进出出的中国货轮,把中国产品运往美国、加勒比和南美,再把美国的货物运往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中国货轮为美国人送去了价廉物美的产品,美国人享受到了中国货带来的低通胀的美好生活。


2015年4月,美洲峰会在巴拿马举行,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全部安检设备由中国同方微视提供,连奥巴马吃的东西也要经由中国制造的设备检查,以判断其是否受到核辐射。白宫的先遣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百般阻挠,但巴方坚持不变。“中国的设备最好,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呢?”最终,美方不得不接受,“中国制造”赢得了信任。后来,同方微视又成为今年里约奥运会的安检主设备。这是中国产品靠硬实力取得的成效。


3年前到南美工作,得知华为几年前就在加勒比海和南美很多国家布局,但在一些国家,它的业务几乎没有赢利。在一次对华为哥伦比亚公司的采访中,我了解到,华为的着力点是5G的标准和云计算的研发,才体会到其长远眼光。今天,华为的终端在加勒比海和南美销售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企为拉美地区带去的不仅有资金,还有最先进的技术。巴西幅员辽阔,要把北部亚马孙河流域的大规模水电输送到南部和东南部,距离最远可达3000多公里。巴西电力监管部门决定运用输送容量大、距离长、损耗小的特高压技术,打造一条稳固、快速的“高速公路”,而这样的电力“高速公路”目前只有中国有。2014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签署“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合作协议。建成后,巴西将拥有美洲第一条世界上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为什么中企能够在“美国后院”扎根?放在十年前,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西方媒体的解读是,“当美国人睡觉时,中国人砸钱征服了拉美”(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在‘美国后院’展开金钱外交”(英国《金融时报》)。但是,如果我们和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做一个对比,或许就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美国向西。为了维护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开始增兵,准备将海军力量的60%部署在这一地区。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更是借机激化冲突,借以巩固它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


中国向东。中企走进“美国后院”,输送的是发展的动力。中企的发展计划符合地区各国民众的愿望和各国政府的首要执政目标。这就是中企最大的软实力。
从硬实力到软实力


中企走出去,普遍面临三大问题,一是环保,二是搬迁,三是劳工。要立足壮大,就必须不断突围。


2010年,上海建工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发展遇到挫折。因为换届,新政府要查原政府的账,已签订的5座警察局改建项目合同全部被对方单方面毁约,原因是他们怀疑,“一个中国企业怎么能拿到这么多项目?一定是跟上届政府有利益关联”。


“账是清楚的,愿意查就去查吧。”上海建工总经理张庆找来厚厚的新政府预算全文,和几名项目经理一起将其译出,认真分析。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新政府计划改善现有的儿童医疗状况。于是,张庆和他的团队做出一个建设“高标准儿童医院”的方案,受到特多政府高度肯定。


亚马孙雨林西部边缘有个石油小城,叫拉戈阿格里奥。1970年,美国公司在这里打出了厄瓜多尔的第一口油井,环境问题从此如影随形,一场环保索赔官司持续20多年现在仍未完结。几年前,中石油和中石化联合组建的安第斯公司进入这一地区开采,井区靠近亚马孙雨林中的国家公园。西方媒体常派记者去那一带采访,死盯中国公司的一举一动。


怎么办?安第斯公司创立了极其严格的环保培训标准,对所有员工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和演练。公司还在开采技术上进行创新。北部油区看似不大,地下管道却伸得很远,上面看就一个井架,地下管道可以伸到几千米之外,形成了地上一小块,地下一大片,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我曾两次去中铝在秘鲁的特罗莫乔铜矿。西方公司在那里开采了上百年,矿山下面的几个湖是深蓝色的,在阳光照射下非常漂亮。但实际上,那里是被当年开矿的废水污染了的湖水。中铝买下这个矿后建了一座污水处理厂,把所有矿山,包括不属于中企的矿山排出的污水统统引到那里去做净化处理。


还有更难的。中铝要扩大铜矿规模,就得把原住民搬走,很多人多年来一直在矿山工作。中铝就在旁边海拔低一些的地方买了一片地,为这些搬迁户重建了一座新城。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当地的电视台去了,美国的电视台去了,欧美的学者还将此作为外资在发展中国家矿业领域投资的典型案例来研究。秘鲁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把原来的老镇从地图上抹去,重新标注了新镇。


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位于南美的首钢秘鲁公司(以下简称首钢秘铁)总是与接连不断的罢工相伴。然而,一家中企能在地球另一端的秘鲁运行24年,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当年这里是一个只有百人的渔村,现在成长为万人小城,来这里打工的外地人就有四五千。秘鲁官方数据显示,1993-2014年间,公司给地方百姓的福利投入累计达8000多万美元,这些年缴纳的税款更要远多于这个数额。


有没有罢工?有,每年都有。但罢工多与秘鲁的劳工法和工会力量强大相关,包括秘鲁本土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经过多年探索,首钢秘铁形成了一整套应对罢工的机制,还培养出自己的谈判人员,已能够确保企业比较顺利地度过罢工期。这既是中企管理的进步,也是软实力的提升。


另一种历史逻辑


中企在加勒比海和南美地区的发展充满艰辛,未来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是,中企进入这一地区却有着极为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不仅因为这里是“美国后院”,还因为这里是西方全球殖民扩张首先“吞并”的地区。


500年过去了,西方大国的崛起给拉丁美洲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经历,伟大的拉美文明成为欧洲列强的牺牲品。殖民者用惨无人道的手段掠走了黄金、白银、铜锡、石油、蔗糖、橡胶、棉花、咖啡……将病菌、贫穷和战乱留给了这个伤痕累累的大陆。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曾这样写道:“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自从发现美洲大陆至今,这个地区的一切先是被转化为欧洲资本,而后又转化为美国资本,并在遥远的权力中心积累。”


西方殖民者对拉美的残酷掠夺,已被写入各国的历史教科书中。长期以来,正是诸如此类的殖民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大国崛起历史逻辑的认知,制约着人们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中国企业在走向拉美、走向世界过程中展现的理念与实践,也是在向世界呈现一种不同以往的大国崛起模式。


(原题为《在“美国后院”扎根,中企靠什么》,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秒世界工作室”,作者为人民日报拉美中心分社前首席记者,)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关注我们服务号 获取微信专属优惠
分享按钮